八年級語文(下)期中綜合測試卷含答案

八年級語文(下)期中綜合測試卷(滿分:150分 考試時間:120分鐘)(內(nèi)容:第一到三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傅雷家書)一、積累與運用(20分)1. 根據(jù)語境,補寫出古代詩文名句先祖在生活勞作中醞釀詩篇,生活中的景物皆是他們情感的寄托你看《關雎》用“①_____,②_____”起興開篇,寫水鳥引起讀者相關聯(lián)想,醞釀氣氛;《蒹葭》中“③____,④____”展現(xiàn)一幅蕭瑟冷落的秋景,給全詩籠罩了一層凄清落寞情調(diào);《式微》中“⑤____,胡為乎中露?”“微君之躬,⑥____?”借女子之口道出詩人遭受統(tǒng)治者的壓迫,夜以繼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當今生活中,我們平時寫信時借用古人詩句往往能含蓄深沉地傳達情感用“⑦____,⑧_____”(《子衿》),能夸張地表達不見戀人時的焦灼;用“⑨_____,⑩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能告訴友人真摯的情感能夠克服空間的阻隔,消除孤獨的苦悶1題答案】【答案】?①. 關關雎鳩 ②. 在河之洲 ③. 蒹葭蒼蒼 ④. 白露為霜 ⑤. 微君之故 ⑥. 胡為乎泥中 ⑦. 一日不見 ⑧. 如三月兮 ⑨. 海內(nèi)存知己 ⑩. 天涯若比鄰2.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1931年5月1日,枝葉婆suō①?的鳳凰樹綻開著一 朵朵火紅的花這一天,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二獨立師第三團女子軍特務連在今瓊海市陽江鎮(zhèn)成立甲的瓊崖大地上,丙九十載,時光流逝,人們再次提起紅色娘子軍,無不不為這批在瓊崖革命中流血犧牲的巾幗英雄感嘆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里,她們轉(zhuǎn)戰(zhàn)五個縣,創(chuàng)造了“伏擊沙帽嶺”“火燒文市炮樓”“拔除陽江據(jù)點”“文魁嶺保衛(wèi)戰(zhàn)”等輝煌戰(zhàn)績,在瓊崖革命斗爭史上寫下了乙的一筆 紅色娘子軍精神是時光里驅(qū)逐黑暗的曙②?光,是大海里指引方向的燈塔,是征途上鼓舞士氣的戰(zhàn)歌,鼓舞著我們以飽滿的熱情投身于海南自貿(mào)港建設中1)根據(jù)拼音為①處選擇正確的漢字,為②處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只填序號)①____(A.嗦?B.娑) ②____(A.shǔB.shù)(2)從括號內(nèi)選擇符合語境的詞語分別填人甲、乙處只填序號)甲____(A.風起云涌?B.風生水起) 乙____(A.光彩照人?B.濃墨重彩)(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寫出修改后的句子4)下列四個句子填人文中丙處,排序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①在烽火中開啟了紅色娘子軍的光榮歷史②百名女戰(zhàn)士頭戴八角帽③臂纏白布縫制的“女子軍”袖章④腰挎椰殼水壺A. ①③②④ B. ①③④② C. ②④①③ D. ②④③①【2題答案】【答案】(1) ①.?B?②.?A(2) ①.?A?②.?B(3)人們再次提起紅色娘子軍,無不為這批在瓊崖革命中流血犧牲的巾幗英雄感嘆。
(4)D二、閱讀(70分)(一)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4.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首聯(lián)寫詩人在八月時節(jié),眺望洞庭湖水,水岸齊平,水天含混,景象宏偉闊大B. 頷聯(lián)中“氣蒸”二字寫出湖水的豐厚蓄積,“波撼”二字展現(xiàn)了湖面的澎湃激蕩C. 頸聯(lián)“無舟楫”暗指詩人有心出仕卻無人識,“恥”則指為謀求功名者感到可恥D. 全詩寫景抒情相結合,觸景生情,情在景中,前兩聯(lián)寫景豪壯,后兩聯(lián)抒情真切5. 尾聯(lián)化用古語“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wǎng)”(《淮南子·說林訓》),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4~5題答案】【答案】4. C 5. 詩人巧用“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wǎng)”的古語,借以表現(xiàn)對丞相張九齡出來主持國政的羨慕,表達能追隨左右、得到引薦、為國效力的政治渴望點睛】譯文八月洞庭湖水暴漲幾與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輝映迷離難辨云夢大澤水氣蒸騰白白茫茫,波濤洶涌似乎把岳陽城撼動想要渡湖卻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時代閑居又覺愧對明君坐看垂釣之人多么悠閑自在,可惜只能空懷一片羨魚之情。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二里,渡李王橋,遂至洞山之東麓急置行李于吳氏先祠令僮覓炊店,不得有吳姓者二人至,一為余炊,一為贈燭游洞,余以魚公書扇答之洞山者自龍門龕南迤邐東來其石棱銳紋疊東南山半開二洞,正瞰橋下余遂同靜聞西向躡山沿小澗而上,石皆峽蹲壑透,清流漱之,宗淙有聲澗兩旁石片涌出田畦中,側者成塍①,突者成臺,竹樹透石而出,枝聳石上而不見其根,干壓石巔而不見其竇②出處再上,忽一大石當澗而立,端方無倚,而紋細如波轂之旋鳳,最為靈異選自《浙游日記》)[注釋]①塍:田?、诟]:洞,空穴6. 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1)急置行李于吳氏先祠 置:(2)令僮覓炊店 覓:(3)端方無倚 端:7.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 洞山者/自龍門龕南迤邐/東來其石棱銳紋疊B. 洞山者自龍門/龕南迤邐東來/其石棱銳紋疊C. 洞山者/自龍門龕南迤邐東來/其石棱銳紋疊D. 洞山者自龍門/龕南迤邐/東來其石棱銳紋疊8. 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一為贈燭游洞,余以魚公書扇答之2)沿小澗而上,石皆峽蹲壑透,清流漱之,淙淙有聲9. 本文與《小石潭記》都寫了水,兩文所寫之水的共同特點是什么?兩文寫水時采用的寫法有什么不同?【6~9題答案】【答案】6. (1)安放(2)找,尋找(3)端正,方正 7. C8. (1)一個送我們蠟燭用以游覽巖洞,我用魚公題寫了字畫的扇子酬謝了他們。
2)沿著一條小水澗向上爬,石頭都像蹲在山峽穿出溝壑一樣,清澈的流水沖刷在上面,發(fā)出淙淙的聲響9. 兩文都寫了水的清澈,《小石潭記》文用了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來寫水,本文只用了正面描寫點睛】參考譯文:(走)兩里,跨過李王橋,便到了洞山的東麓急忙將行李放在吳家的祖先祠堂中叫童子去找做飯的地方和旅店,沒有找到后有兩個姓吳的人來到,一個給我們做飯,一個送我們蠟燭用以游覽巖洞,我用魚公題寫字畫的扇子酬謝了他們洞山從龍門往南面曲折地往東延伸過來,山中的石頭棱角鋒銳,痕印重疊它東南邊半山腰有兩個洞,正好瞰臨李王橋下一帶于是我同靜聞向西登山沿著一條小水澗向上爬,石頭都像蹲在山峽穿出溝壑一樣,清澈的流水沖刷在上面,發(fā)出淙淙的聲響水澗兩旁石片從田畦中冒出來,斜著的成了田埂,凸起的形成平臺,翠竹綠樹穿破石頭向上生長,枝葉伸展在石頭上邊而見不到樹根,樹干覆蓋了石頭頂端而見不到空隙再往上走,忽然見到一塊大石頭立在水澗當中,方方正正,周圍無支撐,上面纖細的石紋如旋風吹皺的水波,最靈巧怪異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一聲老腔震山川霍竹山①大幕拉開時,一群關中老農(nóng)或站或坐,甚至有些零亂地散在舞臺上只是手中的農(nóng)具變成了月琴、板胡、戰(zhàn)鼓、大鑼,不,還有板凳、梆子、驚木、煙袋。
他們頭頂手帕,穿著對襟和大襟的中裝上衣、老土布褲子,好像剛從田里勞作回來沒來得及換,身上還沾著新鮮的泥土,帶著野花的清香②在一聲震天的響聲里,舞臺上突然刮起了一股旋風一時里月琴、板胡、戰(zhàn)鼓、大鑼、干鼓、鐘鈴、梆子、驚木齊鳴,像要把天震塌下來似的臺下觀眾,心一下就提到了嗓子眼兒這哪是音樂啊,這分明是暴雨,一聲驚雷里的漫天暴雨華州老腔一聲喊,喊得那巨靈劈華山這哪里是唱啊,仿佛洪水決堤從九天呼嘯著沖下!腦子里突然一片空白了,眼前是洪荒的景象,以至于后邊唱什么,我都沒聽清楚,其實也沒辦法去聽了!心在翻騰,黃河倒流到天上了,太陽掉落下西山了……③八百里秦川,小時候我無數(shù)次地聽父親說起過好像那關中就是小麥的故鄉(xiāng),面條褲帶一樣寬,饃饃枕頭似的大,說盡了人們生活的富裕這跟我的家鄉(xiāng)陜北的貧窮,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但說實話,那些年我心里是瞧不起關中的,就那喊破天的秦腔,聽多了耳里會起老繭!哪像陜北信天游,窯洞里那一聲“雞蛋殼殼點燈半炕炕明,燒酒盅盅量米不嫌哥哥窮”,抒情得讓人聽了想流淚,想回家看看悠揚的信天游,縈繞在山山峁峁上,也縈繞在我的夢里沒想到,我后來竟兼任了一個秦腔團的團長逃不掉,干脆走進秦腔,這才知自己大錯特錯了,“家鄉(xiāng)的月圓人也圓,他鄉(xiāng)的太陽短半截”,我犯了先入為主的錯誤。
④一板凳塵煙彌漫,一嗓子通天入地喊破天的秦腔,喊出了關中人勞動之余的激情,也喊出了關中人的一種氣概鼓樂聲里,當我閉著眼睛細細地品味秦腔時,耳中分明是刀劍的撞擊聲??!我想,這一定是人們安逸日子里不可或缺的一種昂揚斗志馬蹄的噠噠聲,也許來自血液,僅憑此,便讓那些入侵者害怕三分至于秦腔與老腔的關聯(lián),除了源于西府和東府兩個不同的地域,以及秦腔屬于舞臺大戲,而老腔是說唱藝術之外,淵源上我以為是相同的馬嘶蕭蕭,激昂澎湃,在“撐天破”“鬼神驚”、酣暢淋漓的嘯叫聲里,我們可以聽出秦人不屈、拼搏、奮發(fā)的精神⑤“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頭這土得掉渣的老腔,不用舞臺,田間地頭就是舞臺;不用背景,天地就是背景;不用鋪墊,金戈鐵馬就是鋪墊那一陣陣蒼涼高亢之氣里,猶如千軍萬馬在沙場沖撞、角逐、沖殺或撕咬,容不得誰去躲避這是陜北說書《刮大風》的震撼:“磨扇在地上翻燒餅,碾轱轆空中耍流星頓時,感覺置身秋風落葉的蕭颯中了,一身濕熱的汗水,早無影無蹤!“風兒吹,月亮轉(zhuǎn),東邊轉(zhuǎn)到西那邊麥青了,又黃了,人醒了,又睡了,鳥兒背著太陽打轉(zhuǎn)了……”朝代更迭,風云變幻,沒有人能夠改變逝去的歷史永遠不變的是這一軸關中鄉(xiāng)村的畫卷,熱愛生活、守護和平是人們的美好心愿,也是一種樸實的家國情懷。
⑥臺上緊鑼密鼓的敲擊、聲如洪鐘的長嘯戛然而止,可耳邊還嗡嗡作響戲散了,我跑到舞臺上,拿著驚木在板凳上砸,卻沒了那種粗糙如霹靂的聲音,那種撕心裂肺的聲音,那種天籟般明凈的聲音我知道,我做作了摘自《光明日報》)10. 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舞臺上表演老腔的人是一群把手中的農(nóng)具變?yōu)闃菲鞯年P中老農(nóng),而并非專業(yè)的演員B. 第②段“臺下觀眾,心一下就提到了嗓子眼兒”是側面描寫,為了突出老腔的震撼力C. 第③段寫“我”犯了先入為主的錯誤,是因為之前沒走進秦腔,不了解這門藝術而產(chǎn)生誤解D. 作者在文章結尾說自己“做作”,是因為自己沒有學會秦腔的演唱藝術而感到羞愧11. 第③段中寫關中的秦腔,還寫了陜北的信天游,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12. 結合語境按照要求賞析1)這哪里是唱啊,仿佛洪水決堤從九天呼嘯著沖下!(從用詞角度)(2)這土得掉渣的老腔,不用舞臺,田間地頭就是舞臺;不用背景,天地就是背景;不用鋪墊,金戈鐵馬就是鋪墊從修辭角度)13. 請結合全文,簡要概括老腔(包含秦腔)在聲音上的“震”表現(xiàn)在哪?14. 結合全文和鏈接材料,簡要概括“老腔(包含秦腔)”對關中人的重要意義。
鏈接材料】農(nóng)民是世上最勞苦的人,尤其是在這塊平原上,生時落草在黃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黃土堆下;秦腔是他們大苦中的大樂,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樂趣,高興了,唱“快板”,高興得像被烈性炸藥爆炸了一樣,要把整個身心粉碎在天空!痛苦了,唱“慢板”,揪心裂腸的唱腔卻表現(xiàn)了多么有情有味的美來,美給了別人的享受,美也熨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皺紋節(jié)選自賈平凹《秦腔》)【10~14題答案】【答案】10. D 11. 對比作者從前嫌棄“喊破天”的會使耳朵起老繭的秦腔,贊美陜北信天游的悠揚之聲和濃郁的抒情,對于二者的態(tài)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為下文作者走進秦腔,發(fā)現(xiàn)它的魅力并給予由衷的贊美做鋪墊12. (1)“呼嘯”的本義是(風)發(fā)出高而長的聲音,句中運用通感手法將老腔的聲音比作從天而降的決堤洪水,聽覺與視覺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