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下冊期末復習專題:文學與文化常識

1.?楊振寧,美籍華人,物理學家1922年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1942年畢業(yè)于西南聯(lián)大物理系,1945年赴美國芝加哥大學深造,1948年獲博士學位1957年與李政道一起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是最早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華人之一楊振寧在粒子物理學、統(tǒng)計力學、凝聚態(tài)物理學等領域做出了多項卓越貢獻在粒子物理學、統(tǒng)計力學、1957年與李政道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80年獲拉姆福德獎成鄧稼先(1924—1986),安徽懷寧人,核物理學家,核武器科學和技術專家中國研制和發(fā)展核武器的重要技術領導人,為中國成功研制原子彈、氫彈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貢獻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追授他“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傳記:一種常見的文學形式主要記述人物的生平事跡,根據(jù)各種書面的、口述的回憶、調查等相關材料,加以選擇性的編排、描寫與說明而成傳記一般不虛構,紀實性是傳記的基本要求2.《說和做》作者臧克家,著名的詩人,代表作有詩集《烙印》等聞一多,湖北浠水人,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代表作有詩集《紅燭》《死水》,學術著作《神話與詩》《唐詩雜論》等聞一多(1899—1946),本名聞家驊,湖北省浠水人,著名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
代表作有詩集《紅燭》《死水》,學術著作《神話與詩》《唐詩雜論》等3.《回憶魯迅先生》作者是蕭紅,原名張迺瑩,作家,被譽為“30年代文學洛神”,代表作有小說《生死場》《呼蘭河傳》回憶錄:就是回憶過去的事情,并且用文字記錄下來準確地說,回憶錄是記敘個人的生活經(jīng)歷或熟悉的歷史事件的一種文體,具有文獻價值4.《孫權勸學》作者司馬光,字君實,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本文通過寫呂蒙在孫權勸說下“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令魯肅嘆服并與之“結友”的故事,強調了讀書學習對增長才略的重要作用《資治通鑒》是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編年體通史歷時十九年完成,記載了從戰(zhàn)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系為主,長于描寫戰(zhàn)爭宋神宗認為此書“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鑒誡來加強統(tǒng)治,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鑒》孫權(182-252),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三國時吳國的創(chuàng)建者黃龍元年(229年),稱帝于武昌(今湖北鄂州),國號吳,后遷都建業(yè)(今江蘇南京)呂蒙(178-219),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東南)人,東漢末孫權手下的將領跟隨孫權攻戰(zhàn)各地,任橫野中郎將后隨周瑜、程普等大破曹操于赤壁。
初不習文,后聽從孫權勸告,多讀史書、兵書,魯肅稱其“學識淵博,非復吳下阿蒙”魯肅(172-217),字子敬,三國時期吳國著名軍事家、戰(zhàn)略家、外交家他不但治軍有方,而且深謀遠慮,見解超人5、《黃河頌》作者光未然,原名張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人1939年到延安后創(chuàng)作了歌頌中華民族精神的組詩《黃河大合唱》,經(jīng)冼星海譜曲后風行全國詩人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頌黃河,實際上是歌頌我們的民族,激勵中華兒女像黃河一樣“偉大堅強”,以英雄的氣概和堅強的決心保衛(wèi)黃河,保衛(wèi)中國6.《老山界》作者陸定一(1906—1996),江蘇無錫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長征途中任紅軍總政治部宣傳部長他長期負責黨的宣傳和文教工作,為建設和發(fā)展我黨的政治宣傳工作做出了巨大貢獻代表作品有《老山界》《懷念人民的好總理——周恩來同志》《模范黨員,一門忠烈》等7. 《誰是最可愛的人》作者魏?。?920.1.16-2008.8.24)河南鄭州人,中國共產黨黨員當代詩人,著名散文作家、小說家,畢業(yè)于延安抗日軍政大學魏巍原名魏鴻杰,曾用筆名紅楊樹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參加八路軍,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0年底,奔赴朝鮮前線,和志愿軍一起生活、戰(zhàn)斗。
回國后發(fā)表了一批文藝通訊,其中《誰是最可愛的人》在全國引起了廣泛影響從此,“最可愛的人”成了志愿軍的代名詞1978年,創(chuàng)作完成了抗美援朝題材長篇小說《東方》,于1983年獲首屆茅盾文學獎2008年8月逝世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幸福的花中勇士而開》,詩集《兩年》,《不斷集》,短篇小說《老煙筒》,長篇小說《東方》獲首屆“茅盾文學獎”通訊是以記敘為主的文章,抒情議論是建立在敘事基礎之上來感染讀者并對記敘起點睛作用的通訊:較多地報道人物;敘述比較詳盡具體;可以運用描寫、議論、抒情消息:以報道事件為主;敘述比較簡明;寫作比較單純8.《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1912—1996),是東北流亡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科爾沁旗草原》《大地的?!泛汀恫苎┣邸?.《木蘭詩》選自《樂府詩集》(宋代郭茂倩編),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樂府民歌這是一首敘事詩,詩中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故事贊美了本蘭的勇敢、謹慎、機敏10.《阿長與〈山海經(jīng)〉》作者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奠基人代表作有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回憶性散文《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
《阿長與<山海經(jīng)>》選自《朝花夕拾》作者采用欲揚先抑的手法,表達了對長媽媽的深切的敬佩和懷念11.《老王》的作者楊絳(1911—2016),原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是著名作家錢鐘書的夫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員,著名的作家、評論家、翻譯家、學者翻譯著作有世界名著《堂吉訶德》課文敘寫了一個普通人老王的幾個生活片段,寫出了他的苦與善也表現(xiàn)了作者對普通的窮苦人的關心、理解與尊重12.《臺階》李森祥(1956—):浙江衢州人當代作家主要有《十八里營房》《金奎銀奎》《小學老師》《塌鼻大娘》《臺階》以一個農民的兒子為敘述者,講述了父親為蓋新房而拼命苦干的一生,作品交織著對農民貧困現(xiàn)狀的憐憫和對其勤勞向上、堅韌不拔品質的崇敬13.《賣油翁》作者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記述了賣油翁與陳堯咨的對話和賣油翁自錢孔瀝油而錢不濕的事,告訴人們一個道理: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長處也沒有驕傲自滿的必要14.《葉圣陶先生二三事》作者張中行,原名張璇,學名張璿,河北省香河縣河北屯鄉(xiāng)石莊(今屬天津市武清區(qū)河北屯鎮(zhèn))人,著名學者、哲學家、散文家葉圣陶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教育家。
課文通過對葉圣陶言行的記述,贊美了葉先生待人寬、律己嚴的高尚品德;同時也贊揚了葉圣陶先生“寫話”“簡潔”的語文主張15.《驛路梨花》作者彭荊風,當代作家,江西萍鄉(xiāng)人寫了許多反映邊疆生活的作品如短篇小說集《邊寨親人》《卡瓦部落的火把》,后來的長篇小說《鹿銜草》、中篇小說《蠻帥部落的后代》《愛與恨的世界》《綠色的網(wǎng)》等小說通過記敘哀牢山樹林中一個小茅屋的建造、照料的故事,生動地表現(xiàn)了雷鋒精神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生根開花、不斷傳遞的動人情景,歌頌了人民群眾助人為樂的高尚品德16.《最苦與最樂》作者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近代改良主義思想家、教育家,廣東新會人晚年任清華學校研究院導師著有《飲冰室全集》課文通過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證明了未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的論點,告訴我們不能躲避責任、茍且偷生,要勇于背負人生、社會的大責任,體會人生的快樂17.?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唐代文學家和柳宗元交誼甚厚,世稱“劉柳”;晚年與白居易唱和,世稱“劉白”白居易稱之為“詩豪”有《劉夢得文集》傳世著名的詩作有《竹枝詞》《西塞山懷古》《秋詞》《江南春》《浪淘沙》等。
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文辭精煉,有韻,讀來鏗鏘有力《陋室銘》這篇銘文運用托物言志的表現(xiàn)方法,通過贊美簡陋的居室,表達了作者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座右銘:座右銘的銘文比其他銘文更為簡短,有的只是一兩句話或格言,置于座位的旁邊,用以自警座右銘的內容是勉勵自己,鞭策自己,或約束自己行為的準則《愛蓮說》作者周敦頤(1017—1073),字茂叔,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人,北宋哲學家,是學術界公認的理學派開山鼻祖他用故鄉(xiāng)營道濂溪給自己的書堂命名為“濂溪書堂”,世稱“濂溪7.句子翻譯: 先生”與李寬、韓愈、張栻、黃干、朱熹、李士真,并稱為“石鼓七賢”著有《周元公集》《太極圖說》《通書》等《愛蓮說》選自《周敦頤集》說”是古代一種文體,可以記事,也可以議論,都是為了說明一個道理《愛蓮說》一文托物言志,以愛蓮來表達自己對這潔身自好這種生活態(tài)度的贊賞,表達自己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濁世風的鄙棄18.《紫藤蘿瀑布》作者宗璞,當代女作家,原名馮鐘璞主要作品:中短篇小說《知音》《紅豆》等,散文集《丁香結》中篇小說《三生石》,獲全國優(yōu)秀中短篇小說獎。
本文選自《鐵簫人語》《紫藤蘿瀑布》通過對“紫藤蘿花”盛開的描述以及過去遭遇的回憶,告訴人們這樣一個道理: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一時的不幸,不足以使人畏懼人生,要對生命的美好保持堅定的信念,揚起生命的風帆,像紫藤蘿一樣,以飽滿的生命力,投身到偉大的事業(yè)中去,讓自己的生命更加絢麗多彩19.《一棵小桃樹》的作者是賈平凹,他是我國當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浮躁》《兵娃》等《一棵小桃樹》作者敘寫黃昏時分坐在窗前,看風雨中搖曳的小桃樹的情景,采用插敘的方式,回憶了小桃樹的生長過程和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借此抒寫自己的理想和情志20.詩歌《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作者是俄國(國籍)詩人普希金,其代表詩作有《自由頌》《致恰達耶夫》《致大海》等詩人滿懷生活熱情,以勸告的口吻,熱誠坦率地表達自己樂觀堅強、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未選擇的路》作者弗羅斯特(1874—1963),美國詩人21.《登幽州臺歌》作者陳子昂,唐代文學家,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陳子昂登上幽州臺,面對悠悠天地抒發(fā)的是懷才不遇的內心憂憤孤苦《望岳》作者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
?杜甫多角度望泰山,面對高大巍峨、神奇秀麗的泰山發(fā)出要征服一切困難,勇于進取的豪邁氣概《登飛來峰》作者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人稱半山居士其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中表達了詩人高瞻遠矚,對前途充滿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艱難,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負《游山西村》作者陸游,宋代愛國詩人、詞人詩人告訴我們只要正視現(xiàn)實,面對重重艱難險阻,不退縮,不畏懼,勇于開拓,發(fā)奮前進,那么,前方將是一個充滿光明和希望的嶄新境界《己亥雜詩》作者龔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學家及改良主義的先驅者詩中抒發(fā)了詩人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更是隱喻了詩人雖辭官但仍會關心國家的命運,為國效力的獻身精神22.《偉大的悲劇》作者是奧地利(國籍)著名作家茨威格,他的主要成就在傳記文學和小說創(chuàng)作方面其中傳記文學代表作有《羅曼?羅蘭》《三位大師》等《偉大的悲劇》是一篇節(jié)傳記通過對英國探險家斯科特這位失敗的英雄和他的隊伍在歸途中悲壯覆沒的描寫,贊頌了他們是英國的英雄,也是全人類的英雄,讓所有人仰慕他們,頌揚了一種人類勇于探索、為事業(yè)獻身和強烈的集體主義的崇高精神23.《太空一日》作者楊利偉,1965年6月出生,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人他是中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
課文通過敘寫我國宇航員首次太空飛行的一些經(jīng)歷,贊揚了宇航員們敢于冒險、不畏艱險、科學嚴謹?shù)木?4.《帶上她的眼睛》作者劉慈欣,大陸新生代科幻的主要代表作家,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會員25.?《活板》作者沈括(1031—1095),字存中,北宋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我國古代著名科學家,英國著名科學家李約瑟譽之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上最卓越的人物”他出身于封建官僚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