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偷拍美女撒尿视频 , 一区精品在线 , 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综合 ,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麻豆

當前位置首頁 > 建筑/施工 > 修繕加固與改造
搜柄,搜必應! 快速導航 | 使用教程  [會員中心]

農村危房修繕加固技術指南

文檔格式:DOCX| 32 頁|大小 34.26KB|積分 20|2023-06-30 發(fā)布|文檔ID:220436096
第1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1 / 32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下載文檔
  • 版權提示
  • 文本預覽
  • 常見問題
  • 目錄農村危房修繕加固技術指南第一章總則1.1 目前,農村危房改造作為扶貧攻堅的重要內 容、重要環(huán)節(jié),受到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視由 于客觀原因,危房改造工作還面臨很多困難農村 危房的加固改造應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簡單有 效、經濟實用”的原則1.2 對于既有農村傳統(tǒng)民居房屋,應按農村危房認定指南(試行)2017 進行認定,以確定其是否具有加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對于鑒定為 C 級的村危險房屋,可按本技術指南所提供的方法、要點進 行加固、維修;對于鑒定為 D 級的農村危險房屋,原則上應拆除重建1.3本技術指南適用于抗震設防烈度為 6、7、8、9 度(各章另有規(guī)定的按各章的規(guī)定執(zhí)行)地區(qū)農村一層、二層傳統(tǒng)民居C級危險房屋的加固 對部分雖評定為 D 級可加固的危房,經技術人員認定后 可參照本技術指南進行加固對采用砌體結構或鋼筋 混凝土結構的農村民居,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進行建或加固對于屋面狀況較差需要大修的房屋,考慮加 固成本較高,應結合農戶意愿綜合考慮是否加固對于 確定要進行屋面大修的的房屋,可按當?shù)亓晳T性1 做法實施,然后參照本指南進行房屋加固1.4對經鑒定需要進行加固的既有農村傳統(tǒng)民 居房屋,經加固后可確保一定的使用年限,能夠提高 房屋的抗震能力。

    1.5本技術指南所指的農村傳統(tǒng)民居結構形式 包括:木構架承重結構體系、磚砌體承重木樓、木屋蓋體系以及單層生土墻承重木屋蓋體系等在加固中EZJ應特別注重結構體系的完整性和統(tǒng)一性,同一房屋不應采用木柱與磚柱、木柱與石柱混合承重的結構體系,也不應采用磚墻、石墻、土坯墻、夯土墻等不同墻EZJ體混合承重的結構體系;對于出現(xiàn)了此類對抗震不利的結 構形式的既有農村民居,應在加固或拆除重建時予 以改正1.6 在農村危房加固改造工程的實施過程中應 特別注重綜合減災,尤其在選址、規(guī)劃等方面充分考 慮抗震減災的需要1.7 山區(qū)地形較多,應特別注意場地的穩(wěn) 定性,特別是在擋墻和邊坡邊的農村危房,應首先對 其所在的建筑場地參考相關標準進行評價;選擇穩(wěn)定 基巖,堅硬土,開闊、平坦、密實、均勻的中硬土等 抗震有利地段,避開軟弱土、液化土、條狀突出的山 嘴、高聳孤立的山丘、陡坡、陡坎、河岸和邊坡的邊 緣等不利地段,當無法避開時應采取有效措施;嚴禁 在可能發(fā)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及發(fā) 2震斷裂帶上的危險地段建造房屋1.8鑒于全省各地農村傳統(tǒng)民居結構形式差異較大,各地在實施加固改造工程中若遇到超出技術指南適用范圍的情況,可組織專家根據(jù)本技術指南基本 原則和國家現(xiàn)行規(guī)范、規(guī)程的精神,制定符合當?shù)貙?際情況的相應技術措施。

    第二章加固維修基本方法2.1加固維修原則(1)加固方案的選擇應以鑒定結論為依據(jù),綜合 考慮安全性、經濟性、可操作性及當?shù)厥┕ぜ夹g水平, 充分尊重戶主意愿及其自身經濟條件,盡量減少施工過 程對農戶生產、生活的影響2)當?shù)鼗A有輕微不均勻沉降時,一般應以 加強上部結構的整體性為主,以提高房屋抵抗不均勻 沉降的能力;當不均勻沉降較為嚴重時,應對地基基 礎進行補強處理,消除導致沉降的不安全因素;當?shù)?基基礎處理難度大、費用高且效果不易保證時,可考 慮拆除重建3)房屋上部結構的加固,首先應提高關鍵部位或關鍵構件的承載能力,增強房屋的整體性與抗倒塌 能力;其次是提高房屋圍護結構的耐久性能核心是 對豎向承重構件進行加固修復2.2 墻體修復及加固(1)墻體裂縫修復對于磚墻,可根據(jù)裂縫展開 寬度及數(shù)量采用局部抹灰、壓力灌漿、拆砌等方法進行 修復;對于土坯墻,當裂縫較寬時,宜采用草泥或砂 漿塞填處理,當裂縫寬度較小時,可采用灌縫處理2)水泥砂漿面層加固因墻體裂縫分布較密,砌筑砂漿強度等級偏低、砌筑(夯筑)質量較差導致墻體承載力嚴重不足時,可在墻體一側或兩側采用水 泥砂漿面層、鋼絲網水泥砂漿面層加固,面層加固也 可與壓力灌漿結合用于有裂縫墻體的修復補強。

    3)拆除重砌或增設墻體當房屋中有墻體嚴重 開裂以至于不能灌漿或墻體強度過低、現(xiàn)狀質量較差 的原墻體可拆除重砌,閉合縫處最好采用壓力灌漿 因橫墻間距或墻體高寬比過大導致房屋抗震承載力不 足或整體性不好的可增設承重橫墻4)配筋砂漿帶加固當不需要對整面墻體進行 加固時,可以僅在墻體的關鍵部位(如大梁、屋架、 檁條的支承處,房屋四角、墻根、墻頂、檐口等部位 設置一定寬度的水平與豎向配筋砂漿帶進行加固42.3 承重木柱加固更換或增設木柱加固當原土墻內設置有木柱, 但木柱嚴重腐朽失去承載力時,可以考慮在臨時加設 支撐條件下對墻內木柱進行更換,新?lián)Q木柱應保證上 下端的連接與嵌固當原土墻內沒有木柱時,也可以 在墻內刻槽增設木柱2.4 房屋整體性加固(1)縱橫墻連接較差或已出現(xiàn)豎向通縫時,可在墻體交接處明設或暗設“L”形或“T”形豎向配筋砂 漿帶進行加固,也可配合增設鋼拉桿加強墻體連接2) 當沒有圈梁時,可采用外加配筋砂漿帶或暗 設的方法形成圈梁內墻無圈梁時也可用鋼拉桿或在 進深梁端加錨桿代替當沒有設置構造柱時可以考慮 在外墻單側外加構造柱、圈梁予以解決3) 屋蓋構件有位移或支承長度不足時,可增設鋼托梁或采取增強樓、屋蓋整體性等的措施,對腐朽、 蟻蝕或嚴重開裂的構件應更換。

    4)山墻、山尖墻可采用增設配筋砂漿帶的方法 加強,也可采用墻攬與木屋架、大梁或內橫墻進行拉結 主要是保證其自身穩(wěn)定性,避免地震時外閃倒塌2.5 圍護結構的耐久性修復(1)當墻體根部或上部表面有風化、堿蝕現(xiàn)象,出現(xiàn)酥松、剝落的,應將表面清除干凈,并采用砂漿 重新抹面修復當剝蝕嚴重時,應在剝蝕部位塞填砂 5 漿或者補砌2)對墻體勒腳受損部分宜采取適當?shù)呐潘?潮措施,例如做散水、溝渠,墻底部 1000mm 高用水泥砂漿粉刷3)墻體防水、防潮處理清水磚墻外表面可以 采用水泥砂漿勾縫處理;土墻表面可采用摻入少量膠 凝材料的粘土泥漿或灰漿做抹面處理,也可以在表面 噴涂滲透性較好的防水劑進行處理4)木質構件當發(fā)生輕微腐朽或白化時,表面清理后,可以涂刷木材表面硬化劑進行處理2.6 門窗過梁加既有農村傳統(tǒng)民居房屋有很多房屋的門窗洞口頂部沒有過梁,大部分直接用門框、窗框承擔洞口上墻重,洞口頂部墻體出現(xiàn)豎向受彎裂縫是較為常見的 現(xiàn)象,對此類門窗洞口應進行加固6圖 2-1 房屋的組成7第三章 C 級木構架承重體系房屋的加固3.1本章適用于6、7、8、9度地區(qū)一?二層木構架承重體系房屋的加固改造3 .29度時,高度超過3 . 3米或層數(shù)超過1 層的房屋應予拆除。

    3.3 木柱柱腳加固木柱與柱腳石應有可靠的連接,對于不符合抗震鑒 定要求的或無柱腳石的可澆筑混凝土短柱進行連接3.4 木構件承重體系加固(1)對于既有的由木構架和生土墻或者砌體墻共同承重的房屋,應在原承重墻體處增設木構架或鋼 構架取代墻體承重,讓墻體由承重墻變?yōu)閲o墻條 件許可時,宜將生土墻全部拆除,改用砌體墻2)在屋蓋房架處應增設縱向支撐(見圖 3-1) 在 6 度和 7 度區(qū),端開間設置剪刀型支撐,在 8 度區(qū)各 跨縱向柱之間都應設置剪刀型支撐3)屋面應增設水平支撐,設防烈度 8度時,樓 面應增設水平支撐(見圖 3-2、3-3)10圖 3-1 縱向木剪刀撐大樣圖11圖 3-2 木穿斗結構屋面支撐平面布置圖12圖 3-3 木穿斗木結構屋面大樣圖133.5圍護墻體加固及修復水泥砂漿填實1)生土圍護墻在穿枋以上或三角形屋架下弦 以上的山尖墻應換成灰條墻、木板墻等輕質墻2)生土墻外側宜做粉刷層,墻底部 1000mm 高用水泥砂漿粉刷,上部可用泥漿粉刷,外掛石灰膏3)對于砌體圍護墻應設磚壁柱,磚壁柱間距不 宜超過 5米,并且在懸墻的端部應設置磚壁柱4)9度時,生土圍護墻應予拆除,改用墻厚不 小于240mm,砂漿強度等級不小于M5.0的實心磚砌體 圍護墻。

    5) 圍護墻體應采用鐵絲(鋼筋)、木牽梁、墻攬等與木構架進行拉結,穿墻孔直徑25mm,用1: 214圖 3-4 后加磚壁柱大樣圖15圖 3-5 原有磚墻與木柱拉接大樣圖(一)16圖 3-6原有磚墻與木柱拉接大樣圖(二)17圖 3-7原有土墻與木柱拉接大樣18(6) 內隔墻墻頂與木梁或屋架下弦應每隔1000mm 采用木夾板或鐵件連接圖 3-8內隔磚墻在墻頂與屋架下弦的連接注:用于6?7度區(qū)19圖 3-9 內隔生土墻在墻頂與屋架下弦的連接3.6樓屋蓋節(jié)點及構件加固(1) 木柱應根據(jù)鑒定結果,采用更換、剔補或墩(2) 梁、柱節(jié)點應采用小斜撐、三角木、鐵扒釘 等連接措施接等方法進行加固20圖 3-10 木梁、柱節(jié)點加固大樣圖 (一)注:用于 6?7度區(qū)21圖 3-11 木梁、柱節(jié)點加固大樣圖(二)注:用于 8?9度區(qū)22(3)屋面檁條應采用鐵扒釘?shù)扰c木構架相連圖 3-12 屋面檁條加固大樣圖 (一)注:用于6?7度區(qū)23圖 3-12 屋面檁條加固大樣圖 (二)注:用于 8?9度區(qū)24第四章 C 級磚砌體承重木樓蓋、木屋蓋房屋的加固4.1本章適用于抗震設防烈度為 6、7、8、9度地區(qū)一?二層磚砌體承重木樓蓋、木屋蓋房屋的加固改造。

    4.2 磚砌體承重體系加固(1)當墻體布置在平面內不閉合時,可增設墻段 形成閉合;(2) 當外縱墻上洞口寬度超過 1.8米時,可在洞 口四周增設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邊框;(3) 當縱橫墻連接較差時,可采用鋼拉桿、外加 柱或外加固梁等措施加固;(4)當木樓、木屋蓋構件墻上支承長度不能滿足 下表要求時,可增設托梁或扶壁柱; 構件支承部位最小支承長度木屋架、木大梁墻 240mm對接檁條屋架 60mm木龍骨、木檁條墻 120mm(5)當房屋縱橫墻的基礎頂部、樓屋蓋(墻頂) 處未設置圈梁時,應增設圈梁,外墻圈梁宜采用現(xiàn)澆 鋼筋混凝土,內墻圈梁可用鋼拉桿;(6)當木屋蓋未設置支撐時,應在跨中屋檐高度 處增設縱向水平系桿,系桿應采用墻攬與各道橫墻連接 或與屋架下弦桿釘牢,并在端開間增設豎向剪刀撐,8 度、9度時尚應在端開間增設屋架上弦水平支撐;25(7)當 8、9度房屋端部采用硬山擱檁屋面時, 應在房屋端部增設木屋架或型鋼屋架(做法詳見 6.8 節(jié)),山墻、山尖墻與木屋架或檁條的連接采用墻攬 拉接,并在端開間設置豎向剪刀撐及屋架上弦水平支 撐圖 4-1 墻攬山尖墻體的連接位置(a為屋架節(jié)點或木柱間距)4.3磚砌體承重木樓、木屋蓋房屋的抗震墻加固(1) 可在墻體的一側或兩側采用水泥砂漿面層、 鋼絲網或鐵絲網砂漿面層加固;(2) 抗震墻高寬比或間距超過下表要求時,可增 設砌體抗震墻;表 4-1 抗震墻高寬比及間距要求抗震設防烈度項目6、7度8度9度墻體高寬比 2.52.01.5抗震墻間距 7米 5米 4米( 3 )對強度過低的原墻體可拆除重砌;( 4 )對已開裂的墻體,可采用灌漿修補加固。

    5) 當木梁(木屋架)跨度大于 4.2米支承處無 墊塊時,應在其支承處內側增設混凝土扶壁柱26(6) 對磚砌體承重木樓、木屋蓋房屋中獨立的無 筋磚柱必須保留時,應采用鋼筋混凝土外包圍套進行 加固4.4 對房屋中易倒塌的部位,加固措施如下:(1)對無拉結或拉結不牢的內隔墻,應在內隔墻 頂采用埋設鐵夾套與梁或屋架下弦拉接2)對出屋面的磚砌煙囪、出入口處無防倒塌措 施的女兒墻以及無拉結的女兒墻高度 6、7、8 度超過0.5m時,宜拆除或增設構造柱、壓頂梁等措施加強與 主體結構的連接3)懸挑構件應增設拉桿或采取減少懸挑長度 的措施第五章單層生土墻承重木屋蓋體系房屋的加固5 .1本節(jié)適用于 6、 7、 8度區(qū)單層生土墻承重木屋蓋體系房屋(以下簡稱生土房屋)的加固, 9 度區(qū)不應 采用生土房屋對土墻勒腳受損部分宜采取適當?shù)呐潘莱贝?施,例如做散水、溝渠,墻底部 1000mm 高用水泥砂漿 粉刷5.3 生土墻加固(1)對局部受損但尚可使用的生土墻片,宜采用鐵(鋼)絲網或玻璃纖維網抹水泥砂漿進行整體或局27 部面層拉結加固,并加強轉角處的拉結措施2)對無連接的女兒墻,應全部拆除;煙道應與墻體可靠連接。

    3)對門、窗洞口寬度過大過多削弱房屋的連續(xù)性及墻體強度時,應采用局部堵砌或全部封堵的方法 砌筑方法及洞口尺寸按新建標準執(zhí)行表 5-1 門窗洞口尺寸要求抗震設防烈度項目6、7度8度門窗洞口寬度(米)<1?5<1.25.4生土房屋加固時,應加強下列部位的拉接措施:(1)每道橫墻中部應在屋檐高度處設置縱向通長水平系桿;( 2 )兩端開間和中間隔開間山尖墻應設置豎向剪刀撐;(3)生土山墻、山尖墻應采用墻攬與木檁條和系 桿拉接5.5 生土房屋采用挑檐木的應予拆除,直接由椽子伸出作挑檐5.6 檁條端頭應采用墊塊、托木等方法與墻體連接28第六章加固維修具體措施6.1 墻面裂縫的加固修復(1)現(xiàn)有土坯墻上大于 15mm 以上的縫隙,需要 采用草泥或砂漿塞填處理;對稍小一些的裂縫,可采 用泥漿加適量的水泥、石灰灌縫,也可采用石灰砂漿 或水泥砂漿灌縫2)磚墻當裂縫寬度較大(大于 5mm 以上)時, 也可采用以下方法進行加固修復① 先找出裂縫近似中心線及裂縫兩端頭位置,各處放 150mm 以上為裂縫加固修復范圍② 在裂縫兩側距裂縫不少于120mm處鉆孔,清孔后注入環(huán)氧樹脂砂漿,并放置穿墻短筋,短鋼筋頭出墻面20mm;穿墻短筋沿裂縫縱向間距不大于200mm; 待穿墻短筋固定后,用6mm垂直于裂縫方向的鋼筋將 裂縫兩側鋼筋頭拉接綁扎。

    ③ 鋼筋全部綁扎就位后,采用強度等級M7.5以上 的水泥砂漿先對裂縫兩側進行抹灰處理,抹灰厚度不 小于20mm;表面抹灰時,應在較高位置預留灌漿口; 待砂漿基本硬化后,從高位灌漿口向裂縫內部灌漿 最后將灌漿口封閉即可29圖 6-1雙側高強配筋砂漿帶加固墻體裂縫306.2水泥砂漿面層加固(1)水泥砂漿面層材料和構造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① 面層的砂漿強度等級宜采用M10以上② 素水泥砂漿面層厚度宜采用20mm?25mm;鋼絲 網水泥砂漿面層厚度不宜小于 30mm③ 鋼絲網一般可采用鍍鋅電焊網,鋼絲直徑不宜小于 2mm, 且不宜大于 4mm; 鋼絲直徑為 2mm 時網格寸不宜大于25mm,鋼絲直徑為4mm時網格尺寸不宜大 于 150mm④ 單面加固面層的鋼絲網應采用直徑為4mm的L 形錨筋錨固,雙面加固面層的鋼絲網應采用直徑為 4mm 的S形穿墻筋連接;L形錨筋間距不宜大于600mm,S型穿墻筋間距不宜大于900mm,并呈梅花狀布置31圖6-2鋼絲網砂漿面層加固32⑤ 鋼絲網面層加固遇到洞口時,宜將鋼絲網彎入洞 口同側邊固定⑥ 鋼絲網四周宜采用直徑為6mm的鋼筋鎖邊,鋼絲 網與鎖邊鋼筋應綁扎連接。

    ⑦ 鋼絲網四周宜采用直徑為6mm的錨筋、插入短筋 等與墻體、樓、屋蓋構可靠連接,錨筋、插入短筋應與 鎖邊鋼筋綁扎⑧ 底層加固的面層,在室外地面下應加厚5?10mm,并伸入地面以下不小于200mm (見圖6-3)圖 6-3 墻體底部做法(2)面層加固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在灰縫處⑥面層抹灰完成后,應澆水養(yǎng)護,保持濕潤,同時①面層宜按下列順序施工:清除原墻面裝飾并清底(砂漿強度低時應控制清底時用水量),鋪設鋼絲網并按規(guī)定間距布設錨筋固定,濕潤墻面并涂素水泥漿,抹 面層水泥砂漿并養(yǎng)護② 原墻面有嚴重堿蝕、局部磚塊松動或砂漿飽滿度過差、粉化時,應分別采取修補措施后再進行面層加固③ 墻面上固定鋼絲網片的錨筋位置應按要求預先標 出,保證滿足間距要求④ 鋼絲網應用鋼筋頭等墊起,不應緊貼墻面,抹水泥漿時應分層抹灰,每層厚度不應超過 15mm⑤ 雙面鋼絲網水泥砂漿面層加固時,穿墻錨筋可設防止陽光暴曬;避免冬季施工,否則應采取防凍措施6.3 配筋砂漿帶加固(1)配筋砂漿帶的材料和構造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① 砂漿強度等級不宜小于 M10② 水平配筋砂漿帶的寬度不應小于200mm;豎向配 筋砂漿帶的寬度應為縱橫墻交接處墻厚外延每側各 50mm 砂漿帶厚度:對磚墻不宜小于30mm,對土墻不宜小于50mm。

    ③ 配筋砂漿帶的縱向鋼筋不應小于2根6mm的鋼筋,系筋可采用間距250mm、直徑6mm的鋼筋寬度大于300mm34時,縱筋不宜小于3根直徑為6mm的鋼筋④ 墻體兩側配筋砂漿帶應采用穿墻鋼筋對拉,對拉鋼筋宜采用直徑4mm的冷拔絲或采用8號鐵絲,間距不 應大于 500mm⑤ 配筋砂漿帶可外設(凸出墻皮)或暗設(刻槽內 嵌布置),一般磚墻可明設,土墻可暗設水平與豎向 配筋砂漿帶應形成網格狀布置,并可靠連接,以增強對 墻體的約束能力⑥ 水平配筋砂漿帶一般不少于 2道:檐口位置或大 梁、屋架支承處,樓板下面布置一道,室內地坪處布置 一道;豎向配筋砂漿帶一般每開間軸線處布置一道⑦ 當房屋縱橫墻交接處已經產生豎向通縫時,可先 用水泥砂漿灌或塞縫,再用豎向配筋砂漿帶加固6.4 單側外加構造柱、圈梁加固( 1 )外加構造柱的要求外加構造柱截面采用250mmx300mm,扁柱的截面面積不宜小于mm2,寬度不宜大于700mm,厚度可采 用70mm外墻轉角可采用邊長為600mm的L形等邊角 柱,厚度不應小于200mm;縱向鋼筋不宜少于4^12,轉 角處縱向鋼筋可采用12^12,并宜雙排設置;箍筋可用 g,其間距宜為150?200mm,在樓(屋)板及梁附近 相應范圍內的箍筋間距不應大于100mm。

    新構造柱應與 拉結鋼筋和銷鍵與墻體連接,亦可沿墻體高度每隔 mm左右設置壓漿錨桿或拉結鋼筋與墻體連接,在室 外地坪標高和原外墻基礎的大放腳處應設置銷鍵、壓漿 錨桿或拉結鋼筋與墻體連接2) 構造柱拉結鋼筋、銷鍵的要求拉結鋼筋可采用2根直徑為12mm的鋼筋,長度不應 小于1.5m,應緊貼橫墻布置;其一端應錨在新增構造柱 內,另一端應錨入橫墻的孔洞內;孔洞尺寸應采用 120mmX120m m,拉結鋼筋的錨固長度不應小于其直徑的 15倍,并用混凝土填實銷鍵截面宜>240mmx180mm, 入墻深度可為180mm,銷鍵應配置4甲8鋼筋和3g箍 筋,銷鍵與外加柱必須同時澆灌3) 外加鋼筋混凝土圈梁的要求 增設的圈梁應與墻體可靠連接,鋼筋混凝土圈梁可 采用混凝土銷鍵、螺栓、錨栓連接;銷鍵的高度宜與圈 梁相同,其高度和錨入墻內的深度均不應小于 180mm; 銷鍵的主筋可采用4甲8,箍筋可采用甲6;銷鍵宜設在 窗口兩側,其水平間距可為1?2m;對砌筑砂漿強度等 級不低于M2.5的墻體,可采用d10?d16螺栓連接 外加鋼筋混凝土圈梁的截面高度不應小于 200mm, 寬度(厚度)不應小于120mm縱向鋼筋的直徑不應小 于8mm,數(shù)量不應少于4根。

    箍筋宜采用直徑為6mm的 鋼筋,箍筋間距宜為 200mm4) 圈梁、鋼拉桿的施工要點 增設圈梁處的墻面有酥堿、油污或飾面層時,應清36 除干凈;圈梁與墻體連接的孔洞應用水沖洗干凈;混 凝土澆筑前,應澆水潤濕墻面和木模板,鋼筋和膨脹螺栓 應可靠錨固圈梁的混凝土宜連續(xù)澆筑,不得在距鋼拉 桿(或橫墻)1m范圍內留施工縫,圈梁頂面應做泛水, 其底面應做滴水槽鋼拉桿應張緊,不得彎曲和下垂; 外露鐵件應涂刷防銹漆(5) 外加構造柱、圈梁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0外加圈梁應靠近屋蓋設置,并應在同一水平標高交圈閉合圖 6-3 陽角加構造柱37圖 6-4 內外墻交接處加構造柱38圖 6-5 陰角處加構造柱39圖 6-6 無橫墻的外墻加構造柱40圖 6-7 樓層增設圈梁(梁或橫墻承重)41圖 6-8 有挑檐頂層增設圈梁42圖 6-9 有女兒墻頂層增設圈梁436.5更換或增設木柱加固(1)原土墻內是否設置有木柱,需要現(xiàn)場仔細檢查 后確定當土墻內設置有木柱時,木柱一般偏內墻皮一 側,輕輕敲擊有空鼓聲音,設有木柱時應對木柱現(xiàn)狀進 行詳細檢查由于常年被土墻包覆,木柱可能受潮腐朽 或遭蟲蛀,當其截面嚴重削弱導致承載力下降時,應予以 更換。

    2)更換木柱前,應先在墻上彈線,并應加設臨時 支撐,以支承與原木柱連接的大梁或屋架臨時支撐宜 采用圓木或方木,上下應鋪設墊板反復檢查確認可靠 后,方可鑿墻取柱3)建議采用小型手提式切割機在土墻內豎向開槽,開槽寬度應不小于250mm,且保證每側比新設木柱 邊緣寬出50mm以上4)新更換的木柱直徑不應小于原木柱,且保持干 燥,不得采用剛剛砍伐的新木5) 木柱根部至少500mm高范圍應做防腐處理;木柱底部應做簡單基礎,可平鋪兩塊磚,木柱立于其上, 待柱頂連接就位且穩(wěn)定后在柱底四周澆灌水泥砂漿嵌 固6) 木柱頂部應與大梁(抬梁)或屋架下弦支座可 靠連接盡可能采用原來的柱頂榫卯連接方式,并使用 扒釘扒牢7) 木柱安裝過程中,柱槽內應采用泥漿(或草泥)44 塞填封堵,在泥漿中加入適量 108 膠或水玻璃,可以 顯著提高泥漿與土墻、木柱的粘結能力8)當在土墻內新增設木柱時,木柱宜設置在土墻 內側;木柱應部分外露,不應全部包入土墻中新增木柱的截面尺寸,當為圓木時梢徑不應小于150mm,當為 方木時截面尺寸不應小于130mmx130mm6.6 外墻設扶壁柱加固 外墻設扶壁柱可以提高生土墻體的剛度與整體性, 增強房屋在大震時的抗倒塌能力。

    1) 扶壁柱可以采用土坯砌筑,砌筑時應將接觸部 位土墻的墻片去除2) 扶壁柱沿墻體高度宜采用下寬上窄的斜柱形,厚度可取400mm?500mm,底部寬800mm?1200mm,頂部寬 200mm? 300mm3) 原土墻與扶壁柱之間可使用鋼筋、小方木等相 互拉結6.7木屋蓋系統(tǒng)的加固與修復1)木屋蓋系統(tǒng)的加固,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① 當采用鋼絲網或外加配筋砂漿帶加固墻體時,應將鋼絲網或配筋砂漿帶中的鋼絲或鋼筋與木梁或木屋架 的兩端拉結牢固;或在木梁、木屋架兩端采用 8 號鐵絲 與墻頂高度處的埋墻鐵件拉結牢固② 當檁條、龍骨在木梁或屋架上弦為搭接時,宜采用 8號鐵絲將檁條、龍骨與木梁或屋架上弦綁扎牢固或45(采用扒釘釘牢③ 當檁條、龍骨在木梁或屋架上弦為對接時,宜采 用木夾板或扁鐵將檁條、龍骨的端部釘牢④ 當檁條、龍骨在山尖墻搭接時,宜采用8號鐵絲 將檁條、龍骨綁扎牢固;也可采用扒釘將檁條或龍骨釘 牢⑤ 當檁條、龍骨在山尖墻為對接時,宜采用雙面扒 釘將檁條或龍骨釘牢⑥ 當椽子與檁條連接較弱時,宜采用8號、10號鐵 絲將椽子與檁條綁扎牢固2)樓、屋蓋木構件間加強連接加固時,應符合下 列規(guī)定:① 木構件截面不符合評定要求或出現(xiàn)明顯撓度變形 時,應增設構件加固,增設的構件應與原有的構件可靠 連接。

    ② 木構件局部腐朽、蟻蝕、疵病處,可用局部切除后替換木材或雙側鋼板夾的方法加固處理;當木構件腐 朽、疵病、嚴重開裂而喪失承載能力時,應更換或增設 構件加固;更換的構件的截面尺寸不應小于原構件的尺 寸;增設的構件應與原構件可靠連接;木構件裂縫時可 采用鐵箍或鐵絲綁扎加固;當裂縫寬度較大時,加固前 宜用木條嵌縫46③ 當木龍骨支承長度不滿足要求時,可采取增設支托或夾板、扒釘連接3)增設墻攬加固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① 增設墻攬可采用角鋼、梭形鐵件或木條等制作② 檁條出山墻時可采用木墻攬,木墻攬可用木銷或鐵釘固定在檁條上,并與山墻卡緊;檁條不出山墻時宜 采用鐵件(如角鐵、梭形鐵件等)墻攬,鐵件墻攬可根 據(jù)設置位置與檁條、屋架腹桿、下弦或柱固定③ 墻攬的長度應不小于300mm,并應豎向放置④ 墻攬應靠近山尖墻面布置,最高的一個應設置在脊檁正下方位置處,其余的可設置在其它檁條的正下方 或與屋架腹桿、下弦及柱上的對應位置處6.8墻抬梁的加固(1)增設木、鋼框架加固 增設木、鋼框架的方法適用于山墻抬梁加固,主要 有增設木框架和填補鋼框架兩種方式,以增設鋼框架的 方式為主增設鋼框架加固時應符合下列要求:① 木框架圓木柱梢徑不應小150mm。

    鋼框架柱截面尺寸不小于160mmx160mm,鋼梁截面尺寸不小于140mmx140mm,鋼管壁厚不得小于3.5mm;所有構件采用的鋼 材強度等級均不低于 Q235B 級② 鋼框架應設在山墻內側,框架立柱應從底層設起,沿墻面全高貫通;在樓蓋、屋蓋處應與樓、屋蓋可靠拉結 立柱應設置基礎、柱腳處做防潮和防腐處理47③ 木、鋼框架應注意平面內體系的幾何不變要求鋼梁與原房屋木梁采用角鋼、M8錨栓進行可靠連接④ 增設鋼屋架上弦應切實保證代替山墻支撐木檁條并設相應檁托,鋼立柱與鋼屋架之間應用斜撐加強連接, 同時應在屋脊處設豎向剪刀撐與原木柱相連,保持鋼屋架 平面外穩(wěn)定注:所有鋼材強度等級均不低于Q235B級48圖 6-10 增設鋼框架加固示意圖496.9 門窗洞口過梁加固 門窗洞口頂部沒有過梁或過梁腐朽嚴重時,可以采 綴板與角鋼焊接;檢查角鋼與砌體之間的粘結,如還有 裂縫,應采用壓力灌注108水泥膠泥;靜置2?3天后, 取以下加固措施:(1) 當洞口寬度較小時(小于等于0.9m),可以采用雙側高強配筋砂漿帶的方法加固(見圖 6-11)砂 漿可以如前所述采用 108膠水泥砂漿,也可以采用環(huán)氧 樹脂砂漿,或其他聚合物砂漿。

    2) 當洞口寬度較大時(0.6m?1.5m),可以采用角鋼托梁加固(見圖 6-12)施工時,應對窗頂?shù)撞窟M行臨時支撐,鑿除抹灰層及角鋼支撐段砌體的水平縫砂漿,吹干凈粉灰;于結合面抹 3mm?5mm厚水泥膠泥摻少量 108膠),并用膠泥嵌滿縫隙,隨即壓貼角鋼;將 拆除臨時支撐圖 6-11 雙側高強配筋砂漿帶加固門窗注:洞口尺寸小于等于 0.9 米50圖 6-12 角鋼托梁加固示意51第七章農房特色改造7.1 農房修繕加固后應考慮當?shù)孛窬拥慕ㄖ厣y(tǒng)一村莊建筑風貌農房大多具有一定的鄉(xiāng)土特色,和自 然環(huán)境融合協(xié)調,在修繕加固后應充分體現(xiàn)地方傳統(tǒng)建筑 風貌7.2 農房在修繕加固后,應加設建筑周邊的散水、 暗溝,保護墻體及農房基礎7.3 具體構造處理:(1)墻面:外墻,磚墻采用抹面或清水墻;石頭墻 和生土墻可保存原有建筑材料本色;在農房修繕加固后, 墻面可用與生土墻同色涂料涂刷2)屋面:屋面修繕加固時,不得使用彩鋼瓦, 應采用黑灰色水泥瓦和樹脂瓦,水泥瓦和樹脂瓦用鐵絲 與 檁條可靠拉接和相互拉接,屋架應做防腐處理脊 飾材料做法參照當?shù)貍鹘y(tǒng)農房風貌3)門窗:傳統(tǒng)的門窗采用傳統(tǒng)的工藝改良設計; 整體定期維護,刷桐油保護,防腐防蛀;門窗定期清理。

    點擊閱讀更多內容
    賣家[上傳人]:maritime5
    資質:實名認證